当前位置:首页 / 详细信息

仪表和举止

来源:盟外事办 发布时间:2019-12-10 10:31

字体大小:A+ A A- 分享: 打印

  人们在公共场合的仪表体态、言谈举止,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。特别是你作为国家、政府、政党、团体、企业的代表进行对外活动的时候,在这方面给人的印象,往往成为相互间进一步了解和交往的重要依据。作为个人,可以有各自的风格,但是在国际礼仪活动和社交场合,就应当讲究必要的礼节,规范自己的行为。

  总的说来,人们在对外活动的场合,应当稳重自持,尊重对方,不卑不亢,落落大方,表现出中国人民应有的气质和风度。狂妄自大、举止轻浮,反而会被人讥笑为浅薄无知、缺乏教养;卑躬屈膝,唯唯诺诺,常常招人鄙视,不足以代表我们应有的人格、国格。不修边幅、懒懒散散,显示精神萎靡颓唐。这些都是不可取的。

  讲究清洁卫生,已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“琐事”,而是一个人文明习惯和文化素质的表现。在社交场合,乱扔果皮纸屑,随地吐痰,打喷嚏,或者用手指去抠鼻孔、掏耳朵、剔牙,都是极不礼貌的。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注意自备手纸或手绢,以应不时之需。如未带手纸等物,则可去盥洗间。一般人参加对外活动,亦应注意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。如吃了葱蒜而临时有活动,可嚼茶叶去味,或使用“口洁素”。

  患有带传染性的疾病,如感冒,就不要勉强参加对外活动。有的人把伤风感冒视为“小病”,认为带病工作是一种积极的表现。殊不知在欧洲有时流行感冒要夺去不少人的生命,被人视为可怕的疾病之一。

  吸烟不但对本人的身体有害,而且污染室内空气。因此,凡在一切标有“不准吸烟”标志的场所,均应自觉遵守。现在一般交际场合,均不拿香烟招待客人。即使客人自备香烟要吸,还应事先征得主人或周围人的同意,或自觉去指定吸烟的场所。在允许吸烟的场所,也要注意吸完后,把烟头完全熄灭,烟头烟灰要进烟灰缸。

  在社交场合,头发应当梳理整齐,不要满头皮屑。指甲应修剪整洁。男人应把脸刮干净。女士如穿短袖衣服,不要露出腋毛。汗毛如透出丝袜,应剃干净。衣服应当干净、熨平,不要内长外短。内衣、外衣的领子和袖口都要干净。皮鞋应当擦光洁。

  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站立时,身子不要歪靠一旁,不要半坐在桌子上或椅背上。坐时,腿不摇抖,不跷二郎腿;女士要双腿并拢。不要半躺在坐椅沙发上。走路时,脚步要轻。遇急事可加快步伐,但不要慌张奔跑。不要在别人正在交谈时,从中间穿越而过。在剧场电影院,如必须从别人的座位前穿越时,则必须说声“对不起”,侧身而过。

  在相互交谈时,声音的大小,以能使谈话对方听得清楚为合适。不要放开嗓门大声喧哗,也不要高声谈笑旁若无人。说话时,手势不要太多太大。不要用手指或刀叉筷子指着对方说话。打哈欠,不论用什么方式都是失礼的。在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医院、教堂等公共场所,应保持安静。在举行隆重的仪式时,或是在听演讲、听音乐时,要保持肃静。

  守时守约,是社交活动中的一项基本要求,应当十分重视。不遵守时间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。有约在先而不按时赴约,极易引起对方的误解,有时甚至被认为是故意冷落。如有人请你赴宴,本已同意应邀而临时不去,主人会感到难堪,甚至恼怒。看戏听音乐迟到,戏已开场,往往要等节目间隙时,才允许入场。机场车站迎送客人,客人已到而迎接的人姗姗来迟;或者等你到达机场车站时,客人已经离去。凡此种种都属于“礼宾事故”。

  为了杜绝此类“礼宾事故”的发生,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。例如,在约会时,就应当先检查好自己的日程,看届时有无其他活动安排,以免两项活动的时间互相碰撞。在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时,必须把日期、钟点等讲清楚,并记载在自己的日程上,以免遗忘。如请人吃饭,即使口头谈定,有时还要发一个请柬供对方备忘。现代的大城市,交通拥挤,应按实际需要,计算好路途上需要的时间。如发生临时情况不能按时赴约,则应尽可能提前告知对方,解释清楚,并表示歉意,以争取对方谅解,也可另约时间。如因一时疏忽而迟到或失约,则应向对方道歉,并尽可能设法补救。

  守时守约,也并不等于“越早越好”,而是要按预定时间,适时到达。例如,应邀赴宴,到得太早,主人正忙于准备工作,反而会感到不便。一般的说,拜会、会见、会谈等活动应正点准时到达;参加招待会、宴会,可正点到达或略迟二三分钟。对于特别正式、隆重的大型宴会不可迟到。参加会议或出席文艺晚会等,应提前到达,以便按时或提前入座。去机场送行,应提前早到,要把客人提前出海关上飞机的时间估计在内。现代社会,人们都十分珍惜时间,把时间看做生命。加强我们的“时间观念”,守时守约,正是文明礼貌的重要表现。

  见面打招呼是一项起码的礼节。见到熟人不打招呼,或者当有人向你打招呼而不予回答,都是一种失礼行为。在打招呼时,男子戴着帽子,可将帽子略略提起;如所戴帽子不容易摘下,则可用手握一下帽檐致意。如相互距离稍远,也可挥手示意。

  作为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节,初次见面相识的可以握手,老朋友久别重逢也要握手。别人伸手同你握手,而你不伸手,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。男女握手,要由女子先伸手。如果女子不愿握手,也可微微欠身问好。如年龄差别明显,则由年长者先伸手。同妇女握手,以轻轻握及即可,不要使劲紧握。握手时,通常者用右手,但如右手有病或有其他原因不能握手时,也可用左手代替并请对方谅解。男子握手,应摘去手套;如不能摘去,应说一声“Excuse my gloves”;女子握手,不必脱手套,也不必站起。握手时,不应与第三者谈话。握手后,不要当对方的面擦手。

  握手时,面向对方,以右手轻重适度地握对方的手。如不愿握手,微微欠身鞠一个躬也是很有礼貌的;中国人抱拳作揖,东南亚佛教国家的人双手合十,也是一种礼貌,容易被人接受。对一面之交或不相识者,可点头致意。对一天多次见面或经常见面的熟人,也可点头微笑致意。

  在西方,亲人、熟人之间久别见面,或远行送别,多是拥抱、亲吻、贴脸颊。但除夫妇之间拥抱亲吻外,一般都是亲脸膛、贴脸颊。男子对尊贵的妇女,有时亲一下手背。拥抱则视情况,有的是热情拥抱,有的则纯属礼节性的。

  总之,见面打招呼,形式多种多样,总要恰如其分、恰到好处。既不应冷淡失礼,也不宜过分热情,以至举止失常,贻笑他人。“不卑不亢、落落大方”,正是最好的总结。

  “尊重老人,妇女优先”,也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遵行的礼节。在互相介绍时,一般是向年长者引见青年人;遇有年长者入场向大家介绍时,青年人要起立致意;对年老资深的议员、学者、教授等给以特别的尊重;对年老退休的人员要给以一定的荣誉和待遇等。在社交场合对女性的尊重,据说是欧洲中世纪骑士的遗风;也有人从宗教角度分析,说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。因此,步行时,男子应走在靠车辆行驶的一侧;上下电梯,应让女子走在前面;进门时,男子应将门打开,请女子先进;入座时,应请女子先坐下;同女子打招呼,男子应该起立;社交聚会,如男女主人在一起,应尽量先同女主人打招呼;进餐时,请女子先点菜等等。只有在下车、下楼时,男子应走在前面,以便照顾女子;进餐厅、剧院时,男子可以走在前面,以便先为女士找妥座位。

  在伊斯兰教的国家,男女的界限视各国开放的程度有所不同,对妇女的礼貌也要注意尊重当地习俗。一般妇女不愿同陌生的男子接触;有的还蒙上面纱;教规严的国家,喝酒要被处以鞭刑,男子不得与妇女握手。外国的女子主动伸手,当地的男子也不好来握手。

上一篇

下一篇